4岁脑瘫脑病儿童怎么改善提升语言认知能力?这招术式告诉你——颈动脉外膜剥脱术(CPS))
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语言与认知能力的迟缓往往是与大脑发育息息相关。这类问题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更给家庭带来不同的负担。 传统的康复干预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周期长、疗效慢,许多家长在寻求更好的干预手段,只为让孩子有更好的未来。 手术康复一体化加快康复时间 患儿小妍(化名),今年4岁,确诊言语交流障碍已经两年余了,在这两年里小妍坚持了很久的康复干预治疗,但是效果一般。 小妍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得到进一步治疗,于是来到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进行MDT多学科联合诊疗,经过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方案,小妍的言语能力、认知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肖宏教授会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微创神经外科科主任肖宏教授初次为患儿小妍会诊时,发现其言语发育较同龄人落后,逻辑思维能力差,认知落后,复杂句子表达能力差等问题。并且从患儿家属那了解到患儿开展伙伴关系困难,还有多动、不能安坐,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初步诊断为脑发育不全,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展开剩余71%根据患儿检查情况,经过详细评估,脑科中心专家团队与肖宏教授针对患儿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了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即手术康复一体化治疗,术后结合言语训练和认知干预等康复训练,逐步改善小妍的交流能力与认知能力。小妍家人也积极配合,希望她能早日融入正常生活。 手术中 外科手术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术(CPS),该术式通过改善脑部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能够改善患者的扭动、流涎、语言、智力、多动等一系列现象。 术后查房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儿小妍的言语认知能力有提升,逐渐有安全意识。“走路没有那么快了,没有手术前出去只会蹦蹦跳跳的跑,现在懂得过马路会等大人一起了。”小妍家属向查房医生分享了术后短短几天里小妍的进步。 对此肖宏教授表示,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患儿提供了全面康复路径,家属的配合亦至关重要。颈动脉外膜剥脱术(CPS)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患儿的大脑血液供应,促进大脑的发育,减少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临床上可以全面改善大脑的功能,从而改善脑瘫脑病患儿的语言、智力、多动等一系列现象。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为患儿小妍打开语言、认知的新篇章!未来,脑科中心将持续跟踪小妍的康复进展,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肖宏教授还为家属们介绍颈动脉外膜剥脱术的原理、适应症,强调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鼓励家属保持耐心与信心,共同助力患儿全面康复: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原理 通过切除颈动脉周围交感神经网,可使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扩张,增加颅内脑血流,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使得一些处于临界状态的神经元细胞在不同程度上恢复功能,促进脑发育,全面改善患者大脑的功能。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适应症 (1)、脑瘫引起的扭转痉挛、语言、智力障碍 (2)、紧张性痉挛瘫、手足不灵活、行走不稳、流口水 (3)、核黄疸引起的痉挛瘫,共济失调、多动症等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手术过程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双侧胸锁乳突肌中下内侧缘纵形切口,长约3cm,切开皮肤、颈阔肌和颈前筋膜,暴露颈动脉鞘,分离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间隙,然后在显微镜下环切颈总动脉外膜2~3cm,切除神经周围结缔组织。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华侨医院脑科中心作为医院优势临床专科,以当今国际脑瘫脑病治疗理念为基础;以外科手术、专业康复、药物治疗为本学科发展的核心技术,聚焦神经外科、矫形外科、康复医学科为一体,以微创手术联合康复一体化模式争先在国内外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多学科协作诊治儿童脑病、脑瘫、脑发育不全、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言语障碍、孤独症、癫痫、帕金森、脊柱裂、脊髓栓系及小儿麻痹后遗症、拇外翻、足内/外翻、马蹄足、膝外/内翻、高弓足、大脚骨、肢体畸形、足踝畸形等疑难疾病。 发布于:广东省 |